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章
	
		  		满唐华彩 第113节  (第6/6页)
了人,县令催得紧。”    薛白才知,韩朝宗果然是如其所言贬官外放了。    “老师,学生只能略懂,却还不太了解租庸是什么?”    “莫唤‘老师’。”颜真卿道:“所谓‘租庸调’,租为田租,庸为力役,调为户调。丁男二十岁以上,授田百亩,二十亩为永业田,八十亩为口分田,死后还田。每载,田租纳粟二石;力役二十日;户调随乡土所产而纳,多为绢绵,如绢二丈、麻三斤。”    “不论田地多少,不论贫富,每个丁男交纳一样的租庸调?”    “说了,人均授田百亩。”颜真卿道,“此为高祖武德年间之制。”    薛白一想便明白了,大唐开国快一百三十年,早就不可能人均授田百亩。    他沉吟着,问道:“若没能分得田地,也要纳租庸调?”    颜真卿面露苦色,没有马上回答。    一边的县吏刘景道:“只要户籍上记录授了百亩田,都得交,有些人将田地卖了,交不了租庸调便当了逃户,京尹又不停来催,这长安县尉岂是好当的?”    说话前,前方是一个小村庄。    有个气质不俗的中年男子迎上来,向颜真卿叉手行礼,笑问道:“敢问客来有何贵干?”    “长安县尉颜真卿,追逃户至此。”    “颜少府有礼,小人程五,乃是这庆叙别业的管事。”    “庆叙别业?”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